生活中总有一些温情温暖你我。岁末年初,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牧区一名法官骑着骆驼上门办案的新闻就是如此。事发当天正值零下20摄氏度的大雪天,积雪深达30厘米以上,由于当事人无法赶到法院,法官决定上门办案。途中车辆被雪陷住无法动弹,不远处放骆驼的牧民见状,帮助法官骑着骆驼到达当事人家。
在极寒的冰雪天,法官坚持登门办案,敬业精神很“暖”,无疑是寒冬里的一股暖流。有网友点评,这一幕“有司法的严肃更有温暖的感动”。事实上,这种“暖”恰是体现了浓浓的为民情怀,折射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价值取向和为民初心。
为民之举,须掷地有声。宁可自己多跑路,也要群众少跑腿,把方便让位于民。近两年来,从不动产登记到政务服务全领域,“最多跑一次”乃至“一次都不跑”成为流行热词,见证了我国政务服务的转型和进步,也让我们看到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理念在基层生根开花。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,政务服务又插上了“智慧”的翅膀, 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,让人们办事越来越省心、放心、顺心。
其实,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念不只体现在不动产登记“最多跑一次”这类显性的政策行为上,更体现在自然资源工作的方方面面。比如,透过城市“长大”“长高”的表象去探寻发展背后的内在规律,以“人”为核心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。再比如,当好山水林田湖草“大管家”,破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,推动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地变成人民依靠的“金山银山”……这些都需要自然资源人坚守初心使命,勇于担当作为。
发展,以人为本。围绕人的需求,城市乃至国家才能变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机体。初心的源泉在于心中有民,真心为民。守诺如初,执念如一,只要人民有需要,矢志不渝的初心,便始终滚烫。